![]() |
|
隨著各省市2015年債務數據逐漸披露完畢,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內地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披露的發債文件及評級報告中的債務數據梳理,初步繪制出了2015年地方債圖譜。
2015年末,江蘇省政府債務余額超1萬億,居各省份首位。此外,遼寧、云南兩省份的債務率已超過100%的警戒線。
截至5月23日,大部分省份及計劃單列市公布了2016年度的發債文件。但僅有14個省份公布了截至2015年末的債務余額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可以管窺43號文印發后一年地方政府債務發生的新變化。
政府債務增速放緩
在2013年6月末、2014年末兩個時點,江蘇的政府債務余額居全國首位,且2014年末高于第二位廣東省1834億。雖然目前公開數據并不全面,但因為2015年末江蘇債務無明顯減少,再次高居內地“榜首”應無疑問。
在2013年6月末至2014年末這一時間段,除重慶外各省市、自治區的債務余額均大幅增長,增速最低的為四川(14.61%),最高的為貴州(89%)。原因在于2014年債務甄別工作中,地方政府傾向于將政府或有債務認定為政府債務,由此導致政府債務激增。
2015年政府債務增速明顯放緩。在可考察的13個樣本中,共9個省份2015年末的債務余額相比2014年末小幅增長。增幅最高者為山西省,增幅為12.58%。
按照財政部的要求,2015年地方政府只能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新增政府債務,債務增速放緩說明對地方債的限額管理已起到作用。不過,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一些地方政府通過簽訂回購協議、明股實債以及承諾固定收益等方式變相擴大政府債務的行為仍然存在。
數據還顯示,部分區域在2015年期間削減了政府債務。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江蘇、四川、河北、新疆四地的政府債務余額小幅下降,降幅在4個百分點以內。
四川省財政廳表示,2015年該省通過預算安排、項目收益、PPP轉化等方式償還存量債務338億。2015年末政府債務余額相比上年末小幅減少0.2個百分點。
重慶市的減債行動引起更多關注。數據顯示,2012年末重慶以92%的債務率高居全國第三位,2015年末債務率下降至75%,下降了17個百分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報道,重慶的減債方式主要通過土地出讓、資產變現和推進PPP等方式實現。
一般債占比約70%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區域在披露2015年末債務數據時并未披露相應的債務率。“債務余額及限額數據是財政部要求強制披露的,但債務率數據不做強制要求。”一位參與地方債評級的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地方政府在這個數據上比較謹慎,能不披露就盡量不披露。”
債務率是衡量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關鍵指標,即債務余額除以綜合財力。其中,綜合財力為公共財政收入、轉移支付、政府性基金收入及國有資本經營收入之和。去年底,財政部長樓繼偉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披露,截至2015年末,地方政府債務率為86%。
21世紀經濟報道根據前述公式計算,2015年末遼寧省和云南省的債務率已經超過100%的警戒線,分別為157.72%和121.67%。當年末兩省的債務余額分別為8718.50億、6228.60億,債務率高于100%顯示兩省的債務余額已經超過其綜合財力。另外貴州省2014年末債務率達到191%,因無相關數據披露,貴州省2015年末的債務率尚無法計算。
此外,河北省披露2015年末其債務率為87.30%,也較為接近警戒線;江蘇省的債務規模最大,但其債務率并不高,2015年末為68.5%;在數據樣本中,甘肅省的債務率最低,為48.58%。
按照財政部此前的債務甄別辦法,政府債務分為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其中,一般債務主要依靠公共預算收入收入償還,專項債務主要依靠政府性基金償還。根據梳理,2015年末地方政府一般債占比較高,在70%左右;專項債占比小,比重在30%左右。
目前,由于財政收入增速下滑甚至負增長,政府性基金收入也呈現負增長的態勢,地方政府可用于償還債務的資金下降,債務風險隨之增加。具體而言,2015年遼寧、黑龍江、山西三省財政負增長,其財政收入分別負增長33.4%、10.4%、9.8%。
今年一季度,遼寧、山西、青海三省的財政收入負增長,增速分別為-12.1%、-12.8%、-2%。如果這些省份財政收入或者政府性基金負增長的趨勢在今年仍然延續,今年末這些省份債務率可能會有所上升。
此前,幾乎沒有地方能就政府的舉債行為進行詳盡的評估。2014年10月底公布的43號文提出,要將政府性債務作為一個硬指標納入政績考核。
從各省份公布的政策來看,這一措施已為地方政府采納。如遼寧省組建了遼寧省債務管理辦公室,作為承擔政府性債務管理職責的專門機構。此外,該省將政府債務狀況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強化領導干部在任期內舉債情況考核、審計和責任追究。
“因為作為一項考核指標,組織部門乃至上級黨委領導必定都知道考核結果。如果債務率、負債率等指標不合格,上級政府領導還會找下級政府領導約談,甚至通報批評,對約束地方政府盲目舉債會產生積極效果。”河北省財政廳原廳長齊守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Copyright ? 2012-2015 鄭州宏業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12010548號-1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區貨站街180號, 電話:0371-86090663/86090760, 傳真:0371-86090781, E-MAIL: hymetal168@163.com |
![]() |
手機訪問 |